互manity: 因缘互生,共图未来

Cartographies of Collaboration

2023年4月14日-18日, 中国海南

本届论坛以“因缘互生,共图未来” 互 manity: Cartographies of Collaboration为主题,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就中国相关议题开展跨学科对话。在“地缘:地以通和”“文缘:文以载道”,以及“人缘:人以传情”三个副主题下,各国青年从政治、经济、环境、哲学、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开展交流,通过系列讲座、研讨、实地参访与调研等,贡献了精彩的青年视点,在理解全球发展、中国与世界关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分论坛精华报道:

1、共建未来:东亚国际关系的新一代

Investing in a Shared Future: A New Generation of East Asian Relations

该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主持,旨在探讨东亚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以及青年人如何为东亚关系赋能。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强调,东亚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应当共同促进地区持续发展。

2、以邻为伴:中国与东南亚

Neighboring Partner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该分论坛由上海纽约大学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李晓隽主持,旨在探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Chan Heng Chee认为,中美关系缓和为全世界都创造了政治空间。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高级讲师Richard Heydarian指出,东南亚国家并不需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事实上,许多东盟国家都期待着来自印度、日本、韩国、欧洲的投资和其在相关地区发挥作用。

3、以史为鉴:中国历史的当代意义

The Past is Present: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Chinese History

该分论坛由杜克昆山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教授Zach Fredman主持,同时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文学系特聘高级教授葛剑雄、欧盟前驻华大使Endymion Wilkinson、首尔延世大学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研究教授John Delury等中外知名历史学者共同探讨历史的“工具化”问题。

历史不仅关乎个人身份认同,也关乎民族利益,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民族国家认同。对于历史的“工具化”,与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包括从相互存疑到走向共识、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保持距离、加强文化传播、构建令人信服的“新历史”等。作为“工具”,历史既可以团结也可以分裂人类,如何“利用”历史、书写历史,如何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构成了本次讨论的焦点。

海南实地参访

代表们参观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展示馆、国际集装箱码头和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以及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情况。借助实地走访、视频和4D动感体验等多种形式,与会代表对洋浦30年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以及未来规划有了生动直观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了全球化背景下,海南发展面对的机遇与挑战。